地球人都惊觉上周五出现股市、债市和商品的全线走低。
源于美国波士顿联储主席 Eric Rosengren 表示:为防止经济过热,有合理理由收紧利率政策, 逐步升息是合理的选项。Eric Rosengren 是较为鸽派的,他的表态导致市场担忧升息对于流动性所带来的冲击,美国股市重挫 2%,欧洲股市下跌超 1%,新兴市场股市也下跌超 1.9%。升息预期也导致美国债市出现大幅波动,美国 20 年公债价格跌 1.3%,黄金(作为美元的替代品)跌 0.8%。
在全球为下跌而恐慌之前,不妨先了解一下什么因素会导致美联储决议升息。
首先了解一下美联储会议的安排,今年的9月21日、11月2日与12月14日还有三次会议。彭博数据预估9月份与11月份的升息机率为 30% 与 34%, 12月份才会提高到 60%,因此短期仍无流动性问题。
什么因素会导致美联储决议升息呢?
多数人都认为经济增长(GDP)可能导致美国升息。历史数据显示 GDP 只能勉强视为升息的先行指标。而近期美国 GDP走弱, 对于未来升息反而不利。
核心通货膨胀(不含食品、能源)是美国考虑是否升息的因素。历史数据显示, 核心通货膨胀上升有利于美国升息。从2015年开始核心通货膨胀重回 2%。未来若商品指数走强, 美国升息几率将加大;但商品价格持续变高,也意味着全球其他市场将进入升息通道。而现在,短期内全球市场商品需求依然较弱, 出现连续性升息机率较低。
过去消费增长与升息基本上为正相关的关系, 美国的短期消费支出并没有强劲增长,因此难以出现连续性升息。
虽然近期美国就业数据向好,(即使美国进入充分就业),但不代表消费必定增长。日本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:目前日本的失业率仅为 3%,(创1996年以来的新低),却未能对通货膨胀带来任何贡献。事实上,从历史数据可以佐证:美国的失业率由2008年的 9.9%下降至 4.9%, 但个人消费支出并未出现大幅增长。
同样英文名为 Eric 的我(并非美联储官员)建议投资人可以跳出升息相关的 when(何时升息)和 how much(升多少)的猜测,而是高瞻远瞩地去思考“美国升息,对于将来的投资究竟会有什么影响?”
Chia 总选择了三个投资人最关心的方面:分别是房地产、美股与新兴市场。
从数据来看升息可能更有利于美国房地产走强。
从2004年美国升息开始一直到 2006 年, 美国的 Reits 指数达到了约 97% 的涨幅;而从2007年底开始降息至今,美国 Reits 指数下跌达 68%。基于以上数据,升息不见得会给房地产市场泼冷水,反而可能为 Reits 投资火上浇油。
从1990年开始, 美国出现过三次升息周期(1994年 - 1995年、1998年 - 2000年、2004年 - 2006年)每次升息对于股市都有提升作用。2015年年底美国宣布升息,确实造成2016年1月份的较大回撤,但紧接着于2016年8月份再创新高,和之前三次的走势如出一辙。因此中长期的投资者对于未来升息带来的的短期大可不必过度担心。
2015年年底美国升息后,市场一度认为新兴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, 但事实恰恰相反, 新兴市场指数2016年以来大涨 12%, 反而优于全球成熟市场走势。其实追溯到2000年以来,美国升息与新兴市场的成长一直保持正相关。因此即使未来升息看来对于新兴市场可能还是利大于弊。
总的来说,Chia 总自己准备好了在未来升息导致市场短期恐慌的时候积极加仓。
积木盒子温馨提示:
锦囊妙计虽好,出借仍需谨慎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作为积木盒子出借建议,出借风险还需出借人自判自担;
0/50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