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,我们如果希望积累财富,最正确的方法应该寻找还没有被市场化的资源,判断市场化的到来。相比在市场化的环境中竞争,这是捷径。典型的例子,是在淘宝的初期,淘宝为了扶持小企业,大量的导入用户给网商,很多小型企业一两年就实现了过亿的销售,这个在过去是不可以想象的。对于小的商品生产销售企业来说,在淘宝早年的时代,商品和企业,都没有变化,但是销量通过淘宝实现了爆发式增长。但是好景不长,在淘宝充斥了大量的小商家的时候,淘宝店的生意也每况愈下。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,淘宝的初期,是中国互联网流量的初期,流量是非市场化的,没有人竞价,没有人知道流量的价值,几乎是免费的。而今,淘宝的每一个位置和渠道,寸土寸金,并且通过竞价才能获得。我们可以理解为,这是互联网流量的一次市场化的过程,在淘宝扶持小企业的阶段,无论是不是被扶持的企业,都能分享到成本低廉的流量的红利;流量价格市场化完成之后,企业的利润又回到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平均。
因此在考虑新经济所带来的机会的时候,并不是互联网化之后马上就解决了,同样需要看到市场化的机会。比如现在很热门的O2O行业,,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看不到希望。我们整体的看这个行业本质,组成部分是大量的小企业,同城物流和互联网流量。这三个组成部分,宏观上来看,都是市场化的。小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充分竞争的。互联网流量虽然千变万化,但是如上段所述,淘宝竞价机制、百度竞价机制的形成,流量的价格也市场化了。而物流行业,发展得益于中国城镇化的进程,大量的劳动力进城务工,最早的红利期是城镇化的初期,也就是北上深广城镇人口增长最快的几年,同城物流行业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,迅速的发展起来;但时至今日,同城物流行业薪资水平已经不低,劳动力价格或者整个同城物流的价格已经非常市场化。因此,三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要素,小企业,同城物流和互联网流量,无论怎么组合,不会组合出来大规模的非市场化的产品。那么,O2O行业的机会,就不是大规模市场化过程,而是需要精耕细作、深入了解发现的。
这样看来,如果我们希望把握时代的机遇,不需要去从微观的商业模式入手,而是可以宏观的考虑,还有哪些从未市场化的经济要素,然后再进行微观的判断,有什么机会。比如人民币本身没有市场化,这个可能带来进出口、海外投资行业的繁荣;利率没有市场化,民间借贷和互联网金融的繁荣已经很说明问题;教育体系不是市场化的;医疗体系不是市场化的;等等。
同样的,互联网也不是万能的,互联网只是一种加速信息流动的工具,只有一个经济要素在市场化的时候,信息流动才能凸显足够的价值,否则在非市场化的限制下,勉强的去进行互联网化的努力,反而事倍功半。
在最后,如果形而上的看待这个观点的话,我们这个时代,在中国的当下,是人才市场化的时代。人才不能完全类同于前述的某种经济要素,因为人才是非标准的,我们也相信,天生我才必有用,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,这个是无法用商业的角度来衡量的。但是,仅仅就创造新的经济价值而言,创新,一定程度上中国过去的几年给富有创新能力的人前所未有的空间。因为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和资源在大城市的集中,一个年轻人走向社会的通途,学校是必经之路,高考是龙门。而历代体制教育,培育出的只能是适合在框架内运作的有能力的人。但是在过去的几年,创业的浪潮火热,无论什么原因造成,无论整个创业浪潮短期的收益回报如何,我们看到,创业给了很多年轻人实现自己想法,创新,突破现有商业模式的机会。在创业的过程中,英雄不问出处,学习成绩没有直接的作用,同时在创业过程中,年轻的创业一代不断的反思和学习,提高有用的技能,淘汰无用的技能,在实践中进步。过去几年非常宽松甚至盲目的融资环境,对创业失败者的宽容程度,成功企业虚心接受新思想的程度,是3,5年前不曾有的。这是创业的美好时代,虽然这个时代未必给我们带来多少有价值的回报,但是这个时代让原本从学校体制出来,本应安安分分走上公务员、大企业的精英们多了一条选择,并且通过市场来验证,什么是真正有能力的人,能创造价值。有能力的年轻人,可以不再计较毕业是3千还是5千的月薪,进投行还是咨询,而是能够如何创业,创造千万和亿级别的企业,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和个人财富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最近几年是年轻人才从没有选择的非市场化的时代,通过创业大潮,走入人才市场化的过程,这是最有积极意义的。人才的市场化,带来的是一级市场股权投资、天使投资的繁荣,是这个时代的真正的机遇。
0/50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