薪酬调查机构 Emolument 最近对伦敦 1433 名投行 MD(董事总经理)和 Associate 进行了调查。结果显示摩根大通 MD 的平均年薪 92 万英镑,高居榜首,比第二名摩根士丹利高出 35%。其他一线投行诸如德意志银行、高盛、巴克莱、花旗、美银等 MD 的年薪均在 60-70 万英镑。
值得指出的是,一线投行的 MD 薪水至少有一半以上来自于奖金,摩根大通的奖金甚至高达基本工资的 2 倍。这意味着员工必须付出远超常人的努力,才能获得与之相匹配的高收入。
从国别上看,MD 年薪高于 60 万英镑的 7 家投行中,仅德银和巴克莱来自欧洲,其余五家都是美国投行。可见美国人为了争夺欧洲人才也是蛮拼的。
Associate 的薪水虽然远不及 MD,但各家银行之间的差距却不大,大多在 10 万英镑左右。
很多读者都对投行充满好奇,这里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上文提到的 MD(以下部分介绍来自知乎网友 Coco Laurence,特此鸣谢)。
之所以叫 MD,主要是因为英国传统公司(不仅仅是投行)的最高决策者一般称作 Managing Director,该说法传播到香港和新加坡被翻译成“董事总经理”。美国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之后,MD 体系被美国投行延续下来。
在华尔街,MD 是一个非常高的头衔,年薪可能超过一百万美元,但他可能不是董事或高管,甚至可能不会管理。高盛,尽管公司早已上市,但内部仍采用且推崇具有合伙人性质的 MD 制度。
关于 MD,有一句很著名的话:Being a Goldman partner is like being knighted on the battlefield by king Arthur, only this time the battlefield is th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Holy Grail is, well, money.
(成为高盛的合伙人就如同骑士收到亚瑟国王的受封一般光耀,只是在这里骑士的战场换成了全球资本市场,而“荣誉”便成为实在的“金钱”而已。)
在投行中要做到 MD 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,少则 10 年,多则 20 年甚至更多。本科生毕业刚入投行都是从 junior analyst 做起,在做到 MD 之前要经历 Associate、VP、Director 几个阶段。
具体而言,各家投行可能会略有差别,但大致总结下来就是下面这个 MD 升职阶梯:
财经网站 BusinessInsider 曾经统计过华尔街投行各岗位的平均薪酬(下图),MD的薪酬差不多是初级分析师的10倍:
曾有投行内部人士对投行中职业轨迹做过如下描述:
在华尔街投行,MD 是仅次于合伙人的非管理类头衔,荣升 MD 绝对是一件大事。高盛的 MD 更是大家羡慕的对象。
华尔街见闻曾介绍过,高盛并不经常提拔 MD,通常是 1 年一次。但这样频率被认为太快。2013 年时,高盛将 MD 选拔周期改为 2 年一次,并表示 “MD 将授予表现最优秀的员工,以保持激励性”。
高盛 30000 多名员工中只有 2000 多名 MD,在 30 岁之前当上 MD 的更是凤毛麟角。
2013 年高盛 280 名新任命的 MD 中有一个明星人物 Andrew Silverman,年仅 28 岁,是这一批中最年轻的。Silverman是哈佛数学系毕业,从事衍生品信贷和债券交易工作,曾入选福布斯 30 名 30 岁以下金融从业者榜单。
2015 年,高盛晋升了 425 名员工为董事总经理,其中 6 位来自中国大陆。
正如前文薪酬调查中提到,MD 级别不含奖金的基本薪酬约为 50 万美元。合伙人收入更高,据熟悉内情人士,一个典型的高盛合伙人,其包括基本工资和奖金在内的 2011 年总收入约为 300 万至 600 万美元之间。而在形势较好的年份,这个数字至少翻倍。
事实上,只要少数投行人最终升到 MD。大部分初级分析师在高盛工作几年后,就跳槽到对冲基金、私募基金或者其他行业。
大多数人眼中的投行总是光鲜亮丽,但投行人高密度、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却不为外界所知。
几十年来,华尔街的公司和初级员工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:年轻的分析师同意每天工作 15小时,放弃一切正常的生活,以换取高薪工作和不菲的收入。
现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授、曾在高盛担任 associate 的 Alexandra Michel 发表了一份对两大投行历时九年的研究报告,研究发现投行的员工每周最多工作 120 小时。
在没有手机和电邮的日子里,人们在离开办公室之后还能休息片刻。但高盛全球联席主管 David Solomon 表示:“如今,技术的进步意味着我们必须 24*7 随时待命。而且,因为每个人都被要求随时保持畅通并即时回复消息,工作和生活几乎没有界限,也没有休息。”
去年,高盛的一则努力为实习生“减负”的消息令外界一片哗然。高盛告诉暑期实习生,在午夜之前必须离开办公室,早上7 点之前不要回来,并且周六也不要来工作。
有人调侃称,高盛是在告诉实习生,一天只要工作 17 个小时就够了。
但近年来,事情可能会发生变化。前年开始,高盛告诉投行部门的初级分析师,周六不要加班,并要求所有的分析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不超过 70 至 75 小时。几周前,美银美林建议员工每月至少周末休息四天。两周前,瑞信也告诉分析师,周六不要在办公室加班。
这些变化看上去很小,但在华尔街,这些消息有着巨大的冲击力。如今,随着硅谷创业潮再度兴起,越来越多的投行初级员工正在逃离纽约,转投加州的怀抱。在那里,他们可以拿到诱人的期权,享受弹性工作制,一边在跑步机上工作,一边享受着吃不完的免费零食。
硅谷的冲击会让华尔街疯狂的加班文化有一点点改变吗?但愿吧。
本文来源于【微信公众号:华尔街见闻】,授权积木锦囊发表。
积木盒子温馨提示:
锦囊妙计虽好,出借仍需谨慎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作为积木盒子出借建议,出借风险还需出借人自判自担;
0/500字